咨询电话:400-007-9000,13501208501(马老师)
聚焦商业成功,不是提高对干部的要求,而是降低标准让大家都能做干部
发布时间:2024-02-26 15:32 文章来源: j9九游会官方网站e洞察 作者:洪天峰 点击:次
文 / 洪天峰,j9九游会官方网站大师塾首席导师,华为前副董事长、首席运营官、首任EMT轮值主席
来源:j9九游会官方网站e洞察(ID:chnstonewx)
根据洪天峰老师在j9九游会官方网站“跟我学华为”大师私塾班授课内容整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01
锻造聚焦商业成功的干部队伍
以奋斗者为本,首先要体现在干部上,只有“升官”才能“发财”。我们做好人力资源队伍,要抓好三个队伍,一个是干部队伍,一个是先锋队伍,一个是专家队伍。干部队伍最终实现的是什么?我们呼唤英雄,要从一个个孤胆英雄,到群星璀璨,最后遍地都是英雄,并不是说选拔几个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人人都要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其实挺难的。所以,我们做的不是提高对干部的要求,我们做的是降低对干部的要求,让大家都能做干部。因为如果不断地提高对干部的要求,那能当干部的就越来越少;如果我们降低了对干部要求,能当干部的就越来越多了,那大家才会相信有当干部的机会。一定要有竞争,每个人坐在这个位置,后面得有几个人盯着这个位置,他才能好好干,如果说他坐了这个位置,后面没人盯,少了张屠夫就吃土毛猪,那这个张屠夫就很难管。
我们很多老板对干部的要求太高了,觉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要改,你要换个角度,觉得这个也行,那个也行,反而对很多问题不在乎了。所以企业家的心智模式是很重要的,一定要相信天塌不下来,你把以前认为最不能够离开的那个人,让他放三个月的假,让他三个月不到公司,你看看公司会不会倒?毛主席说正确的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我们有了战略,有了政策,干部就很重要了。
华为形成了赛马机制,人才“倍出”。为什么会人才“倍出”?就是赛马机制,就是一个位置后面有好多板凳。所以谁都知道,他如果不好,后面哪些人能够替代他。我们就需要形成这样的机制。赛马机制是什么?就体现在干部的选拔、配对、考核、激励上,要形成一个正反馈。
我们要去实现这样的一个正反馈,就要定义很多东西,要把很多东西写出来。首先在干部选拔上,要选拔合适的干部,我们不能选拔不合适的干部。选拔合适的干部,就需要有一个干部的要求和标准,你如果连要求和标准都没有,怎么选拔合适的干部?你不能说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所以,我们需要有要求。华为有一个干部四象限——价值观对,品德正,绩效好,能力强,我们就选。绩效好,能力不行,要给他培训,让他提高。如果说能力行,绩效还没体现,那给他多一点时间,让他做出成绩再提拔。如果绩效也不好,能力也不行,我们就要把他清退。
我们选拔干部,到底在哪选?华为讲“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取于州郡”,将军必须在打仗的过程里学,宰相必须做过县令、州长,所以华为有一个“五优先,三鼓励”。什么叫五优先?所谓优先在出成绩的地方出干部,第二个要优先在艰苦的地方出干部。所以为什么华为的人愿意去非洲,不愿意去欧洲,因为非洲升官快。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非洲人好土,去非洲的人本身也好土,去欧洲人肯定是职业化很好,天然的去欧洲的人有好感,对去非洲的人没好感,这就不行。所以还是优先在观念世界,在观念世界做出成绩,这些东西其实就是所谓好处,就是我们讲的人性里面的趋利避害,优先的地方就是你希望去的地方。
那能不能明确告诉大家,选拔干部优先在哪个地方选?你希望他们去变革,你希望大家拥抱变革,你选干部又不在变革队伍中选,又不优先在拥抱变革的过程中选,那谁拥抱变革?我们讲干部分配,配什么?干部分配一定要把他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让他在那个岗位能够做出价值,能够发挥作用。
所以,我们的业务,我们的组织到底是哪个地方需要干部?我们不能因人设岗,而要因事设岗。干部配上去了以后,他的责任是什么?他的使命是什么?他配上去以后,他要干什么?这都要清楚。他要完成组织目标,没错;他要实现50亿的销售,没错。仅此而已吗?如果仅此而已,那你对他要求太低了。你觉得他能够完成50亿就谢天谢地了,就能赚很多钱了,还管那么多干吗?但如果他完不成呢?完不成你就换个人,换个人还完不成呢?那你不断地折腾,其实什么都没落下。你要想想,如果他完不成的话,给他一年时间,你总希望他留下一点东西,留下组织的能力。所以,我们对干部的使命和责任,要有很清晰的定义。
另外,我们都知道钢筋混泥土结构,光有钢筋不行,光有水泥不行,光有沙子也不行,要把它们混在一起才能盖这个大楼。我们干部分配也是需要这样。所以,华为在干部分配上有八项制度原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每个团队都要有干部,从这个团队中优先选拔干部,然后副职怎么配,什么情况下配副职,什么情况下不配副职。
我们讲成功的团队出干部,如果一个团队的绩效不好,正职被拿掉了,一定不会提拔副职。这是华为的一个典型。你一个部门没搞好,一把手走了,二把手上来了,门都没有。因为如果这样的话,二把手天天想的就是怎么让一把手不成功。这样的话他们才能共进退了。
干部考核涉及到干部的待岗管理和使用,待岗管理就纳入到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我们对干部既体现责任性,也体现在关键行为过程。关键行为过程就需要让干部关注更多的主要的事情,怎么让下属充分发挥。在这个考核过程中,我们需要测和评,有些东西测,有些东西评,当然这也不是年底算总账,过程中也要管理,季度述职、年度述职、末尾述职等方式相结合。
在干部使用中,我们一方面要授权,另外一个方面要加强监督。华为从来不搞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授权是授权,监督是监督,这是两个事,不能因为授权了就放任了,那不叫授权,那叫弃权。授权和弃权是不一样的,授权是你让他做,最后出问题了,还是你的责任,这个要搞清楚。
干部激励上,要体现公司的价值和分配导向,有正向的激励,负向的激励,赋予优秀干部更多职权,保留胜任干部,符合干部原则。
这样,我们就形成了正反馈,形成了机制,并且符合逻辑。这就是一个篮子,我们很多东西就需要有这样的框架,就需要有这样的篮子装进去,而这样的框架做好以后,会形成一个反馈系统,然后不断地转,不断地转,事就成了。
所以华为要选拔要淘汰,选拔也不是选拔一个人,而是选拔一批人,任老板一直说小草教不成大草。另外,这种淘汰是很残酷的。一些企业家说我们轮岗,从研发部门一下子就到办公室副主任,然后回去做总裁,后来做研发总裁。但这种轮岗,它并不是一个培养。华为不是,你如果在这个位置干的不好,你就下来,轮一个地方干的好,再轮一个地方,如果还干的好,就再轮一个地方,轮着轮着,越轮越大,所以华为是“之”字形的升迁,任何地方都可以调。一方面,不断地让我们做不熟悉的事情;另一个方面,我们还要做好,否则的话就牺牲在半道。经过这个过程出来的人,肯定都是挺有水平的。
02
干部的使命与责任
干部的使命与责任,就是为了创造价值。
大家一想到干部,会觉得研发的干部和销售的干部不一样,这是不对的。研发的业务和销售的业务不一样,业务是下边的人干的。干部可以干什么?研发干部管着研发的人员,销售的干部管着销售人员,百分之九八十的工作都是一样的,百分之九八十的使命、责任都是一样的。我们有一个通用的干部使用原则,在这个之下再去针对具体岗位的业务去做。哪些是一样的?首先,为客户创造价值是一样的,销售部门的客户是外部客户多,研发部门的客户是内部客户多,供应链是你客户,市场销售部门是你客户,但都是客户。
我们公司的使命来自我们的战略途径、行动纲领,来自于我们的管理哲学,来自于我们的公司目标。有什么样的事业理论,就会有什么样的干部使命和责任。
华为的干部有五条使命与责任。
第一,干部要担负起公司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传承;
第二,洞察客户需求,捕捉商业机会,聚焦客户需求和客户价值实现,抓业务增长;
第三,有清晰的主攻方向,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满足客户需求,提升经营效益;
第四,站在全局立场,不断开展端到端业务流程建设和管理改进;
第五,开展组织建设、干部管理和团队运作,带领团队实现组织目标,帮助下属成长,实现组织整体作战。
这样的话,干部做得好不好,我们就有评价标准和依据了。
03
自我批判
华为为什么形成这些干部制度?可以读读任总的相关文章(《开放、妥协、灰度》《为什么要自我批判》),详细谈到了如何形成赛马机制、让人才“倍出”。一再强调自我批判,很多人对它误解。其实华为开展批判与自我批判,任总引入了很多例子,从来都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说要把人的思想多纯洁,把人的内心搞得多高尚。他举了个例子,他说自我批判就像老鹰重生一样,老鹰在青藏高原活了三四年以后老了,会跑到一个山头,把自己的毛拔了,把自己的皮也撕了,嘴巴在石头上磨,然后长出新的毛和皮。这个就是自我批判。
在物理学里有一个热力学定律,第二个是熵增定律,任何一个有序的组织,都会慢慢从有序变成无序,因为它是熵增,这会给我们带来宿命感,反正最后都要死的,人生自古谁无死,最后都是比较被动的。后来有个化学家叫普里高津,他有个理论——耗散结构理论,他就是通过这个理论获得诺贝尔奖——说一个系统再乱,都有机会变成有序,你只要不断地从外部引入能量进来。所以一个开放的系统,保持很强的生存危机,就会想办法改变,慢慢就会变得有活力。所以,华为的自我批判,是一个建立在物理学和化学的基础上的科学的方法。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曾子说“一日三省吾身”。任老板为什么要做自我批判?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每个人都要给自己找三个师,哪三个老师?第一个是对我们要求高的客户;第二个是要把我们打死的竞争对手;第三个是我们的下属。
所以,华为的自我批判是源自于自然之道、科学之道、圣贤之道。
华为的这样一种自我批判的习惯,是需要很多传统才能养出来。我们说华为有很多活动,要修炼,要锤炼,要磨炼,要从个人行为上升到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如果只有个人行为,那还是一个一个的,如果能从个人行为上升到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那整个干部队伍的成长就会很快。所以,不只是个人需要自我批判,还需要组织的自我批判。我们构建学习型组织,如果没有组织的自我批判,这个组织是不可能有学习能力的,也不可能保持组织的活力。
04
轮岗与培养
我们为什么要搞干部任期制、轮岗制?干部轮换、干部任期,不是为了其他的目的,确实是一个人在这个地方呆久了,会有这样那样的情绪,这是人性。不同的岗位,轮换的周期是两年、三年还是五年,这个是我们可以定的。不轮是不行的。
培养强调的是“721”法则,就是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培养,然后靠周围人的影响,而真正的传统培训是起的作用是很少的。“721”在个人层面要注重在实践中提升能力,个人要在实践中针对问题去琢磨,去寻找方法,总想进入课堂是不行的。另外,我们在学习实践中需要一种人人都可以践行的、机会均等的制度,一定记住“小草教不成大草”,我们要避免针对性培养几个人,到最后无人可用的悲剧。
我们讲竞争需要有“板凳”,只有在竞争条件下的激励才是有效的激励。我们经理人的努力程度,跟竞争激励是很有关系的,如果没有很好的上岗激励和市场竞争,经理人的努力程度是不够的。所以,你即使认为这个人很厉害,没人能替代他,你也要假装有人可以替代他,假装他分分钟都能够被换掉。
这些都是有研究支撑的,我们不能够通过自己朴素的认知,去看待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因为我们要去构建一个更复杂的系统,如果还是那些朴素的观点,你就构不成系统。我们要接受这样的东西,那就要把那些朴素的观点,基于经验和感觉的东西,先放在一边。最终我们要形成干部的价值链循环,就要把它体现在一系列的干部管理活动中。
05
华为干部管理七步曲
华为的干部管理,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绩效管理,还有经理人反馈,每年下属给主管反馈自己的感受。反馈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我们要做主动的K12的问卷调查。除此之外,还有继任计划、个人的发展计划,等等,这样就形成干部管理体系。所以,干部管理不是列成一个文件就行了。人力资源管理以干部为对象,建立一套相应的管理体系,然后开展相应的工作。
华为干部管理七步曲:明确干部使命与责任;建立干部标准;干部任用程序;干部能力发展;干部评价与激励;干部梯队建设与后备干部培养;干部监察。
其中最主要的是把干部的管理跟业务要求结合,通过业务的要求去盘点,找出差距,然后看到底从外部获取还是内部形成。所以,以业务战略为牵引,以干部标准为依据,以AT团队运作为基础,以后备干部总队为支撑, 通过资源池管理、任用管理和在岗管理等三个环节,完成干部的选拔、任用、评价、发展 和监察,为业务发展持续提供合格干部。
人力资源管理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内容:任职资格、绩效管理、招聘、培训。这些东西都要放在企业的价值创造里,要把价值创造、价值评估、价值分配跟薪酬管理相结合。价值评价、价值分配、价值创造是一个相对比较中观层面的东西,而薪酬管理、绩效管理是相对微观层面的管理。所以,价值评估要和绩效管理结合,价值分配和薪酬结合,人才选拔要和激励机制结合。在这样的情况下,绩效的目标性、绩效的制度性、绩效的管理程序和工具、绩效管理的实施系统,这些都很重要。
我们很多企业说,绩效管理不知道怎么做。所谓的绩效管理,怎么设目标、怎么设PKI。这个东西当然肯定对,但不是很完整。我们要更多的注重怎么去构建我们的绩效目标和管理体系,这样每年都会很具体,因为每年的目标都会根据当期的战略、规划、年度经营的要求去进行,可能也会有不同的侧重。比如说前段时间这个东西比较短,我要提升,那我现在这个东西上来了,我可以有另外比较短的地方提升,目标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有这个系统,我们就针对每年的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没有这个系统,而每年的情况都不一样,那谁都搞不清楚。
这样的建立过程,并不是靠人力资源部来做,人力资源部只是提供一些框架,一些方法,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各级主管主导进行。我在华为做人力资源总裁就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各级部门主管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这里面的高层领导,华为有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它去制定人力资源的战略、政策、理念,组织等等。人力资源委员会主任跟人力资源部的部长是两个概念。我做人力资源部部长的时候,人力资源委员会的主任是原来董事长。等她出来之后,我做人力资源委员会主任的时候,我就把人力资源部的部长换成另外的人。为什么这样?我们把人力资源委员会当成是一个业务和人力资源紧密结合、公司的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紧密结合、公司的政策和人力资源的政策紧密结合的一个组织,而人力资源部是一个专业的功能组织。所以,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人力资源和业务之间的这种张力。如果企业没有人力资源委员会,主任也是人力资源部部长,那这样的委员会就没有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中底层管理者要去记录、指导、支持、帮助下属成长,举荐人才,要做跟人相关的很多事,这些事都是日常性的。
所以,人力资源部虽然叫人力资源部,其实就那那几个人,所有的人都在业务里面,所以让人力资源管理,出了问题怪罪于人力资源部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它完全不可能解决。
所以,一定要强调各级部门主管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那我们为什么要注重过程?为什么不能只是简单地结果导向?我们只有注重过程,只有通过过程才能影响人、考核人、培养人。所谓影响人,就是我们文化价值观的传递;所谓考察人,也是过程考察,培养也是过程培养。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也好,绩效考核也好,一定不能只看结果,我们重视的结果一定要让它变成一个自然的结果。我们要更多的关注前置指标,让我们特别希望的结果变成一个自然的结果。这些东西都要想清楚。
我们回到价值链循环,所谓人事两全,人力资源的角色涉及到队伍,除了绩效管理,还有激励、发工资等等。其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第一个是任职资格,华为的任职资格是由Hay导入的。任职资格要有认证评估,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工作能力,二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复杂度,三是应负责任。
上图是Hay三维度八要素打分法。这个框架本身是变化不大的,但是这里面的内容——工作能力的要求,用户人员的要求,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复杂度——是可以经常调整的。调整了以后,整个任职资格的表格,就会发生变化。里面有些原来看似不重要的工作,不是这些工作不重要,而是你还没办法接到,等你到一定阶段就重视了,重视就是要通过在这个表里面增加内容,把他认知的职级提上来,才能够配备干部。就像现在有很多行政管理,你要把它升格。
通过任职资格最终要实现人事以岗定级、以级定薪、人岗匹配、易岗易薪。里面有岗位薪酬对照表、任职资格分类、任职资格等级,最终形成专业管理的双重通道。我们刚刚说重要的三支队伍,先锋队伍,进来主要是怎么尽快地从社会人变成企业人。进来以后,我们需要给公司那么多人不同的发展路径,不能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可以通过两个通道,一个是管理人才通道,一个是专业人才通道。
任职资格里面最重要的是干部任职资格,但是干部任职资格也是从Hay的三维度八要素里来,里面包含了一些类别如管理类、技术类、营销类、专业类、操作类,涵盖了我们对干部的一些要求,而这样的要求是来源于刚才说的干部使命责任、干部标准、干部定位、决策要求等,然后把这些东西跟干部的任职资格的要求相结合,就可以变成落地和日常操作的内容,而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
我们讲人事两全,干部管员工,在操作层面最终都体现在绩效管理上。但我们很多人对绩效管理的认识是不对的,是有误的区。为什么大家有很多管理的问题?这些年我发现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不知道管理上有很多的工具、方法和体系;另外一个,我们对很多东西的概念存在很大的误解和偏差。正是因为这些误解和偏差,反而让我们很难接受一些好的系统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所以我们需要把一些概念正本清源,回归到学术上、专业上的定义,或者说在管理范畴里本来的意义。只有实现这样的回归,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方法和工具。
绩效管理有专门研究的学者,赫尔曼·安吉斯写的一本书叫《绩效管理》,他对绩效管理有个定义,“绩效管理是指识别、衡量以及开发个人和组织绩效,并且使这些绩效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的一个持续性的过程。” 杰克·韦尔奇的说法在企业界很通用,“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并非使员工达到期望的绩效,而是使他们出于意愿而愿意付出超越职责的努力。”在韦尔奇的眼里,绩效管理是让员工自发、自驱,自己觉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没有讲绩效管理的目标什么之类的,是一个管理过程。绩效管理是通过绩效管理让公司整体的绩效提高,这次是绩效管理的目的。
在这样的绩效管理理念之下,我们会关注什么?
我们如果只是把绩效考核变成发奖金,把员工评ABCD,我们只关注这个,那我们在绩效管理会关注什么?而如果我们把绩效管理看成是绩效整体的提升过程,我们又会关注什么?这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或者说怎么通过绩效管理创造更高绩效,创造更多价值?要知道,绩效管理不等于绩效考核。
绩效管理分组织绩效管理和个人绩效管理。我们要做好绩效管理需要做很多事情,首先需要建立各种各样的系统,包括绩效目标系统、绩效责任系统、制度系统和职级系统。
其次,我们要把绩效管理作为一个过程,它要形成PDCA的循环,形成正反馈。我们还要清楚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各自的角色——管理的角色,员工的角色,人力资源的角色,然后各个角色在这个里面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
再次,绩效管理首先瞄准的不是个人的绩效,而是组织的绩效。我们瞄准的是组织绩效,那就要搞清楚,是什么东西会影响组织绩效?其实是个人的素质,包括管理者的素质,员工的素质,还有职位的要求,以及管理者的风格。所以,整个环境和组织氛围会影响组织的绩效。这样的话,我们就要去了解职位的要求,不同职位对人的动机有不同的要求,有的职位需要成就动机很强的人去做,有些职位需要亲和动机很强的人去做,有些职位是需要影响动机很强的人去做。在华为每个人都会测这个动机曲线,在安排职位的时候,会考虑你的动机曲线,然后看跟那个岗位的动机要求是不是很好吻合。
第四,绩效管理还要看任职资格与管理者的风格。管理者的风格——麦卡利兰六种管理风格:指令型;教练型:权威型——给你描绘个愿景;亲和型;民主型等等。这些管理风格并不是说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不同的管理风格需要用在不同的人身上,不同的管理风格会有一些不同的情景应用,比如说是个很紧急的情景,它就需要指令型;比如说是对很成熟、水平很高的人,就不能用指令型,否则他就会觉得你不信任他,觉得你干涉他太多;对于新员工来说你就需要有更多的指导,你不能对他拍肩膀说,你好好干,你肯定没问题,你越这么说,他越紧张。你不仅要告诉他肯定没问题,你还要告诉他怎么干,这样才行。所以领导风格是要去看什么时候,针对什么人,怎么用。这样就引出一个情景引导艺术。华为的所有干部都需要经过这样的训练,三天的课,要拿到证书,才能够去做管理者。
来源:j9九游会官方网站e洞察(ID:chnstonewx)
根据洪天峰老师在j9九游会官方网站“跟我学华为”大师私塾班授课内容整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01
锻造聚焦商业成功的干部队伍
以奋斗者为本,首先要体现在干部上,只有“升官”才能“发财”。我们做好人力资源队伍,要抓好三个队伍,一个是干部队伍,一个是先锋队伍,一个是专家队伍。干部队伍最终实现的是什么?我们呼唤英雄,要从一个个孤胆英雄,到群星璀璨,最后遍地都是英雄,并不是说选拔几个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人人都要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其实挺难的。所以,我们做的不是提高对干部的要求,我们做的是降低对干部的要求,让大家都能做干部。因为如果不断地提高对干部的要求,那能当干部的就越来越少;如果我们降低了对干部要求,能当干部的就越来越多了,那大家才会相信有当干部的机会。一定要有竞争,每个人坐在这个位置,后面得有几个人盯着这个位置,他才能好好干,如果说他坐了这个位置,后面没人盯,少了张屠夫就吃土毛猪,那这个张屠夫就很难管。
我们很多老板对干部的要求太高了,觉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要改,你要换个角度,觉得这个也行,那个也行,反而对很多问题不在乎了。所以企业家的心智模式是很重要的,一定要相信天塌不下来,你把以前认为最不能够离开的那个人,让他放三个月的假,让他三个月不到公司,你看看公司会不会倒?毛主席说正确的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我们有了战略,有了政策,干部就很重要了。
华为形成了赛马机制,人才“倍出”。为什么会人才“倍出”?就是赛马机制,就是一个位置后面有好多板凳。所以谁都知道,他如果不好,后面哪些人能够替代他。我们就需要形成这样的机制。赛马机制是什么?就体现在干部的选拔、配对、考核、激励上,要形成一个正反馈。
我们要去实现这样的一个正反馈,就要定义很多东西,要把很多东西写出来。首先在干部选拔上,要选拔合适的干部,我们不能选拔不合适的干部。选拔合适的干部,就需要有一个干部的要求和标准,你如果连要求和标准都没有,怎么选拔合适的干部?你不能说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所以,我们需要有要求。华为有一个干部四象限——价值观对,品德正,绩效好,能力强,我们就选。绩效好,能力不行,要给他培训,让他提高。如果说能力行,绩效还没体现,那给他多一点时间,让他做出成绩再提拔。如果绩效也不好,能力也不行,我们就要把他清退。
我们选拔干部,到底在哪选?华为讲“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取于州郡”,将军必须在打仗的过程里学,宰相必须做过县令、州长,所以华为有一个“五优先,三鼓励”。什么叫五优先?所谓优先在出成绩的地方出干部,第二个要优先在艰苦的地方出干部。所以为什么华为的人愿意去非洲,不愿意去欧洲,因为非洲升官快。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非洲人好土,去非洲的人本身也好土,去欧洲人肯定是职业化很好,天然的去欧洲的人有好感,对去非洲的人没好感,这就不行。所以还是优先在观念世界,在观念世界做出成绩,这些东西其实就是所谓好处,就是我们讲的人性里面的趋利避害,优先的地方就是你希望去的地方。
那能不能明确告诉大家,选拔干部优先在哪个地方选?你希望他们去变革,你希望大家拥抱变革,你选干部又不在变革队伍中选,又不优先在拥抱变革的过程中选,那谁拥抱变革?我们讲干部分配,配什么?干部分配一定要把他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让他在那个岗位能够做出价值,能够发挥作用。
所以,我们的业务,我们的组织到底是哪个地方需要干部?我们不能因人设岗,而要因事设岗。干部配上去了以后,他的责任是什么?他的使命是什么?他配上去以后,他要干什么?这都要清楚。他要完成组织目标,没错;他要实现50亿的销售,没错。仅此而已吗?如果仅此而已,那你对他要求太低了。你觉得他能够完成50亿就谢天谢地了,就能赚很多钱了,还管那么多干吗?但如果他完不成呢?完不成你就换个人,换个人还完不成呢?那你不断地折腾,其实什么都没落下。你要想想,如果他完不成的话,给他一年时间,你总希望他留下一点东西,留下组织的能力。所以,我们对干部的使命和责任,要有很清晰的定义。
另外,我们都知道钢筋混泥土结构,光有钢筋不行,光有水泥不行,光有沙子也不行,要把它们混在一起才能盖这个大楼。我们干部分配也是需要这样。所以,华为在干部分配上有八项制度原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每个团队都要有干部,从这个团队中优先选拔干部,然后副职怎么配,什么情况下配副职,什么情况下不配副职。
我们讲成功的团队出干部,如果一个团队的绩效不好,正职被拿掉了,一定不会提拔副职。这是华为的一个典型。你一个部门没搞好,一把手走了,二把手上来了,门都没有。因为如果这样的话,二把手天天想的就是怎么让一把手不成功。这样的话他们才能共进退了。
干部考核涉及到干部的待岗管理和使用,待岗管理就纳入到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我们对干部既体现责任性,也体现在关键行为过程。关键行为过程就需要让干部关注更多的主要的事情,怎么让下属充分发挥。在这个考核过程中,我们需要测和评,有些东西测,有些东西评,当然这也不是年底算总账,过程中也要管理,季度述职、年度述职、末尾述职等方式相结合。
在干部使用中,我们一方面要授权,另外一个方面要加强监督。华为从来不搞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授权是授权,监督是监督,这是两个事,不能因为授权了就放任了,那不叫授权,那叫弃权。授权和弃权是不一样的,授权是你让他做,最后出问题了,还是你的责任,这个要搞清楚。
干部激励上,要体现公司的价值和分配导向,有正向的激励,负向的激励,赋予优秀干部更多职权,保留胜任干部,符合干部原则。
这样,我们就形成了正反馈,形成了机制,并且符合逻辑。这就是一个篮子,我们很多东西就需要有这样的框架,就需要有这样的篮子装进去,而这样的框架做好以后,会形成一个反馈系统,然后不断地转,不断地转,事就成了。
所以华为要选拔要淘汰,选拔也不是选拔一个人,而是选拔一批人,任老板一直说小草教不成大草。另外,这种淘汰是很残酷的。一些企业家说我们轮岗,从研发部门一下子就到办公室副主任,然后回去做总裁,后来做研发总裁。但这种轮岗,它并不是一个培养。华为不是,你如果在这个位置干的不好,你就下来,轮一个地方干的好,再轮一个地方,如果还干的好,就再轮一个地方,轮着轮着,越轮越大,所以华为是“之”字形的升迁,任何地方都可以调。一方面,不断地让我们做不熟悉的事情;另一个方面,我们还要做好,否则的话就牺牲在半道。经过这个过程出来的人,肯定都是挺有水平的。
02
干部的使命与责任
干部的使命与责任,就是为了创造价值。
大家一想到干部,会觉得研发的干部和销售的干部不一样,这是不对的。研发的业务和销售的业务不一样,业务是下边的人干的。干部可以干什么?研发干部管着研发的人员,销售的干部管着销售人员,百分之九八十的工作都是一样的,百分之九八十的使命、责任都是一样的。我们有一个通用的干部使用原则,在这个之下再去针对具体岗位的业务去做。哪些是一样的?首先,为客户创造价值是一样的,销售部门的客户是外部客户多,研发部门的客户是内部客户多,供应链是你客户,市场销售部门是你客户,但都是客户。
我们公司的使命来自我们的战略途径、行动纲领,来自于我们的管理哲学,来自于我们的公司目标。有什么样的事业理论,就会有什么样的干部使命和责任。
华为的干部有五条使命与责任。
第一,干部要担负起公司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传承;
第二,洞察客户需求,捕捉商业机会,聚焦客户需求和客户价值实现,抓业务增长;
第三,有清晰的主攻方向,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满足客户需求,提升经营效益;
第四,站在全局立场,不断开展端到端业务流程建设和管理改进;
第五,开展组织建设、干部管理和团队运作,带领团队实现组织目标,帮助下属成长,实现组织整体作战。
这样的话,干部做得好不好,我们就有评价标准和依据了。
03
自我批判
华为为什么形成这些干部制度?可以读读任总的相关文章(《开放、妥协、灰度》《为什么要自我批判》),详细谈到了如何形成赛马机制、让人才“倍出”。一再强调自我批判,很多人对它误解。其实华为开展批判与自我批判,任总引入了很多例子,从来都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说要把人的思想多纯洁,把人的内心搞得多高尚。他举了个例子,他说自我批判就像老鹰重生一样,老鹰在青藏高原活了三四年以后老了,会跑到一个山头,把自己的毛拔了,把自己的皮也撕了,嘴巴在石头上磨,然后长出新的毛和皮。这个就是自我批判。
在物理学里有一个热力学定律,第二个是熵增定律,任何一个有序的组织,都会慢慢从有序变成无序,因为它是熵增,这会给我们带来宿命感,反正最后都要死的,人生自古谁无死,最后都是比较被动的。后来有个化学家叫普里高津,他有个理论——耗散结构理论,他就是通过这个理论获得诺贝尔奖——说一个系统再乱,都有机会变成有序,你只要不断地从外部引入能量进来。所以一个开放的系统,保持很强的生存危机,就会想办法改变,慢慢就会变得有活力。所以,华为的自我批判,是一个建立在物理学和化学的基础上的科学的方法。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曾子说“一日三省吾身”。任老板为什么要做自我批判?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每个人都要给自己找三个师,哪三个老师?第一个是对我们要求高的客户;第二个是要把我们打死的竞争对手;第三个是我们的下属。
所以,华为的自我批判是源自于自然之道、科学之道、圣贤之道。
华为的这样一种自我批判的习惯,是需要很多传统才能养出来。我们说华为有很多活动,要修炼,要锤炼,要磨炼,要从个人行为上升到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如果只有个人行为,那还是一个一个的,如果能从个人行为上升到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那整个干部队伍的成长就会很快。所以,不只是个人需要自我批判,还需要组织的自我批判。我们构建学习型组织,如果没有组织的自我批判,这个组织是不可能有学习能力的,也不可能保持组织的活力。
04
轮岗与培养
我们为什么要搞干部任期制、轮岗制?干部轮换、干部任期,不是为了其他的目的,确实是一个人在这个地方呆久了,会有这样那样的情绪,这是人性。不同的岗位,轮换的周期是两年、三年还是五年,这个是我们可以定的。不轮是不行的。
培养强调的是“721”法则,就是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培养,然后靠周围人的影响,而真正的传统培训是起的作用是很少的。“721”在个人层面要注重在实践中提升能力,个人要在实践中针对问题去琢磨,去寻找方法,总想进入课堂是不行的。另外,我们在学习实践中需要一种人人都可以践行的、机会均等的制度,一定记住“小草教不成大草”,我们要避免针对性培养几个人,到最后无人可用的悲剧。
我们讲竞争需要有“板凳”,只有在竞争条件下的激励才是有效的激励。我们经理人的努力程度,跟竞争激励是很有关系的,如果没有很好的上岗激励和市场竞争,经理人的努力程度是不够的。所以,你即使认为这个人很厉害,没人能替代他,你也要假装有人可以替代他,假装他分分钟都能够被换掉。
这些都是有研究支撑的,我们不能够通过自己朴素的认知,去看待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因为我们要去构建一个更复杂的系统,如果还是那些朴素的观点,你就构不成系统。我们要接受这样的东西,那就要把那些朴素的观点,基于经验和感觉的东西,先放在一边。最终我们要形成干部的价值链循环,就要把它体现在一系列的干部管理活动中。
05
华为干部管理七步曲
华为的干部管理,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绩效管理,还有经理人反馈,每年下属给主管反馈自己的感受。反馈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我们要做主动的K12的问卷调查。除此之外,还有继任计划、个人的发展计划,等等,这样就形成干部管理体系。所以,干部管理不是列成一个文件就行了。人力资源管理以干部为对象,建立一套相应的管理体系,然后开展相应的工作。
华为干部管理七步曲:明确干部使命与责任;建立干部标准;干部任用程序;干部能力发展;干部评价与激励;干部梯队建设与后备干部培养;干部监察。
其中最主要的是把干部的管理跟业务要求结合,通过业务的要求去盘点,找出差距,然后看到底从外部获取还是内部形成。所以,以业务战略为牵引,以干部标准为依据,以AT团队运作为基础,以后备干部总队为支撑, 通过资源池管理、任用管理和在岗管理等三个环节,完成干部的选拔、任用、评价、发展 和监察,为业务发展持续提供合格干部。
人力资源管理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内容:任职资格、绩效管理、招聘、培训。这些东西都要放在企业的价值创造里,要把价值创造、价值评估、价值分配跟薪酬管理相结合。价值评价、价值分配、价值创造是一个相对比较中观层面的东西,而薪酬管理、绩效管理是相对微观层面的管理。所以,价值评估要和绩效管理结合,价值分配和薪酬结合,人才选拔要和激励机制结合。在这样的情况下,绩效的目标性、绩效的制度性、绩效的管理程序和工具、绩效管理的实施系统,这些都很重要。
我们很多企业说,绩效管理不知道怎么做。所谓的绩效管理,怎么设目标、怎么设PKI。这个东西当然肯定对,但不是很完整。我们要更多的注重怎么去构建我们的绩效目标和管理体系,这样每年都会很具体,因为每年的目标都会根据当期的战略、规划、年度经营的要求去进行,可能也会有不同的侧重。比如说前段时间这个东西比较短,我要提升,那我现在这个东西上来了,我可以有另外比较短的地方提升,目标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有这个系统,我们就针对每年的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没有这个系统,而每年的情况都不一样,那谁都搞不清楚。
这样的建立过程,并不是靠人力资源部来做,人力资源部只是提供一些框架,一些方法,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各级主管主导进行。我在华为做人力资源总裁就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各级部门主管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这里面的高层领导,华为有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它去制定人力资源的战略、政策、理念,组织等等。人力资源委员会主任跟人力资源部的部长是两个概念。我做人力资源部部长的时候,人力资源委员会的主任是原来董事长。等她出来之后,我做人力资源委员会主任的时候,我就把人力资源部的部长换成另外的人。为什么这样?我们把人力资源委员会当成是一个业务和人力资源紧密结合、公司的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紧密结合、公司的政策和人力资源的政策紧密结合的一个组织,而人力资源部是一个专业的功能组织。所以,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人力资源和业务之间的这种张力。如果企业没有人力资源委员会,主任也是人力资源部部长,那这样的委员会就没有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中底层管理者要去记录、指导、支持、帮助下属成长,举荐人才,要做跟人相关的很多事,这些事都是日常性的。
所以,人力资源部虽然叫人力资源部,其实就那那几个人,所有的人都在业务里面,所以让人力资源管理,出了问题怪罪于人力资源部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它完全不可能解决。
所以,一定要强调各级部门主管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那我们为什么要注重过程?为什么不能只是简单地结果导向?我们只有注重过程,只有通过过程才能影响人、考核人、培养人。所谓影响人,就是我们文化价值观的传递;所谓考察人,也是过程考察,培养也是过程培养。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也好,绩效考核也好,一定不能只看结果,我们重视的结果一定要让它变成一个自然的结果。我们要更多的关注前置指标,让我们特别希望的结果变成一个自然的结果。这些东西都要想清楚。
我们回到价值链循环,所谓人事两全,人力资源的角色涉及到队伍,除了绩效管理,还有激励、发工资等等。其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第一个是任职资格,华为的任职资格是由Hay导入的。任职资格要有认证评估,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工作能力,二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复杂度,三是应负责任。
通过任职资格最终要实现人事以岗定级、以级定薪、人岗匹配、易岗易薪。里面有岗位薪酬对照表、任职资格分类、任职资格等级,最终形成专业管理的双重通道。我们刚刚说重要的三支队伍,先锋队伍,进来主要是怎么尽快地从社会人变成企业人。进来以后,我们需要给公司那么多人不同的发展路径,不能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可以通过两个通道,一个是管理人才通道,一个是专业人才通道。
任职资格里面最重要的是干部任职资格,但是干部任职资格也是从Hay的三维度八要素里来,里面包含了一些类别如管理类、技术类、营销类、专业类、操作类,涵盖了我们对干部的一些要求,而这样的要求是来源于刚才说的干部使命责任、干部标准、干部定位、决策要求等,然后把这些东西跟干部的任职资格的要求相结合,就可以变成落地和日常操作的内容,而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
我们讲人事两全,干部管员工,在操作层面最终都体现在绩效管理上。但我们很多人对绩效管理的认识是不对的,是有误的区。为什么大家有很多管理的问题?这些年我发现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不知道管理上有很多的工具、方法和体系;另外一个,我们对很多东西的概念存在很大的误解和偏差。正是因为这些误解和偏差,反而让我们很难接受一些好的系统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所以我们需要把一些概念正本清源,回归到学术上、专业上的定义,或者说在管理范畴里本来的意义。只有实现这样的回归,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方法和工具。
绩效管理有专门研究的学者,赫尔曼·安吉斯写的一本书叫《绩效管理》,他对绩效管理有个定义,“绩效管理是指识别、衡量以及开发个人和组织绩效,并且使这些绩效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的一个持续性的过程。” 杰克·韦尔奇的说法在企业界很通用,“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并非使员工达到期望的绩效,而是使他们出于意愿而愿意付出超越职责的努力。”在韦尔奇的眼里,绩效管理是让员工自发、自驱,自己觉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没有讲绩效管理的目标什么之类的,是一个管理过程。绩效管理是通过绩效管理让公司整体的绩效提高,这次是绩效管理的目的。
在这样的绩效管理理念之下,我们会关注什么?
我们如果只是把绩效考核变成发奖金,把员工评ABCD,我们只关注这个,那我们在绩效管理会关注什么?而如果我们把绩效管理看成是绩效整体的提升过程,我们又会关注什么?这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或者说怎么通过绩效管理创造更高绩效,创造更多价值?要知道,绩效管理不等于绩效考核。
绩效管理分组织绩效管理和个人绩效管理。我们要做好绩效管理需要做很多事情,首先需要建立各种各样的系统,包括绩效目标系统、绩效责任系统、制度系统和职级系统。
其次,我们要把绩效管理作为一个过程,它要形成PDCA的循环,形成正反馈。我们还要清楚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各自的角色——管理的角色,员工的角色,人力资源的角色,然后各个角色在这个里面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
再次,绩效管理首先瞄准的不是个人的绩效,而是组织的绩效。我们瞄准的是组织绩效,那就要搞清楚,是什么东西会影响组织绩效?其实是个人的素质,包括管理者的素质,员工的素质,还有职位的要求,以及管理者的风格。所以,整个环境和组织氛围会影响组织的绩效。这样的话,我们就要去了解职位的要求,不同职位对人的动机有不同的要求,有的职位需要成就动机很强的人去做,有些职位需要亲和动机很强的人去做,有些职位是需要影响动机很强的人去做。在华为每个人都会测这个动机曲线,在安排职位的时候,会考虑你的动机曲线,然后看跟那个岗位的动机要求是不是很好吻合。
第四,绩效管理还要看任职资格与管理者的风格。管理者的风格——麦卡利兰六种管理风格:指令型;教练型:权威型——给你描绘个愿景;亲和型;民主型等等。这些管理风格并不是说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不同的管理风格需要用在不同的人身上,不同的管理风格会有一些不同的情景应用,比如说是个很紧急的情景,它就需要指令型;比如说是对很成熟、水平很高的人,就不能用指令型,否则他就会觉得你不信任他,觉得你干涉他太多;对于新员工来说你就需要有更多的指导,你不能对他拍肩膀说,你好好干,你肯定没问题,你越这么说,他越紧张。你不仅要告诉他肯定没问题,你还要告诉他怎么干,这样才行。所以领导风格是要去看什么时候,针对什么人,怎么用。这样就引出一个情景引导艺术。华为的所有干部都需要经过这样的训练,三天的课,要拿到证书,才能够去做管理者。
自媒体
备案信息
京ICP备10009731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2921号
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备案
电话
400-007-9000
010-82659965
010-82873036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8号中钢国际广场A座6层
邮编:100081
E-mail: service@aimaci.com
知识中心: : 邮箱登陆
Copyright @aimaci.com All Right Reserved.北京j9九游会官方网站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