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波
导语:
“作为一个经营者,如果自己没有卓越的思考方法和人生观,职工绝不会凝聚起来。为了出色地经营,首先自己应该树立起高层次的思考方法、人生观和哲学。”
——稻盛和夫
2011年7月1日至9日我有幸赴日本参加了稻盛和夫先生发起创立的“盛和塾”第十九届世界大会,在会议现场亲耳聆听了稻盛先生讲解他自己在经营和人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稻盛经营哲学,同时也现场感受到了稻盛先生和稻盛经营哲学在日本企业家中毋庸置疑的崇高地位。尤其是在会议现场,听到近80岁高龄的稻盛先生用已不浑厚的嗓音说出“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要用穿透岩石般坚强的意志拯救日航!”,在震撼和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稻盛和夫先生被称为日本“经营之圣”,他带领他的员工在几乎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先后创立了日本京瓷和第二电电(现在的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盛和塾的前身就是成立于1980年的“盛友塾”,当时是由一批年轻的日本企业家为了学习和探讨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经营技巧组织的学习会,随着参加者的不断增加更名为“盛和塾”,并且形成了自1992年以来每年一届的塾友大会,由于中国、美国、巴西等国企业家的加入,2011年大会正式更名为“盛和塾世界大会”,也是自1992年以来的第19届塾友大会。
实际上早在几年以前我就接触并且粗略阅读过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干法》等反应稻盛经营哲学的几本著作,去年前后“赶潮流”又看了几本关于阿米巴经营的著作,但是始终没有认真思考过,更没有上升到所谓“道”与“术”的层面去审慎稻盛哲学与实学的关系。坦率地说,在抵达日本之初参加日本各地“盛和塾”塾友组织的一些活动过程中,对于近乎宗教信仰般的狂热氛围在内心是排斥的,认为所谓经营哲学不外乎是企业文化的范畴,完全没有必要过份神话。但是随着交流考察的深入,尤其是见到稻盛先生本人,听到稻盛先生本人谈他的经营体会和经营哲学的时候,我的想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回国的几天时间,我找出稻盛先生的著作和自传认真的研读,我得出的结论正如稻盛先生本人所言,“利他的经营哲学和阿米巴经营模式是我创办京瓷以来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也是我经营企业唯一的利器和法宝”。而且稻盛先生以79岁高龄出任宣布破产的日航董事长一职,在完全不懂航空运输业的情况下,以稻盛经营哲学和经营模式对日航进行改造,用仅仅一年的时间带领日航走出了低谷,新生的日航在破产后第一次的年度决算中销售额就达到了1万3622亿日元,营业利润达到1884亿日元,是自日航创建以来最高的业绩,据说这个成绩在全世界众多的航空公司中名列第一。稻盛先生对日航的改造几乎是实证了这种经营理念已经超越了企业和行业的界限,是有普遍适用性的,也就是说稻盛经营理念是超越了企业文化的范畴,完全可以称之为“企业经营哲学”。
关于企业文化的内涵,从上世纪80年开始,国外学者霍夫斯泰德、斯肯、沙因、威廉·大内、阿伦·肯尼迪等都进行过不同的论述,国内也有“精神现象”说、“精神信息系统”说、“企业特色的共同价值”说等,而且将企业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次,但是归集起来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不同的研究都在强调企业的视角,甚至明确指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成员共有的使之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意义共享体系,是对企业内部不同运行环节为全体员工所共有的基本运行规则的描述。而稻盛经营哲学的核心则始终在回答一个问题“作为人,何谓正确?”,进而“正确的事物要正确地贯彻”。稻盛和夫一直倡导和思考的所谓“哲学”正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他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因为缺乏经营的经验和知识,所以他的有关企业经营的规范、规则和必须遵守的事项,仅仅是从“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句话中引申出来,并用它来说服员工的。“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虽然是极为简朴的判断基准,但正因为遵循由此得出的结论去做,京瓷在从创立以来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从未出现过亏损。后来京瓷进军海外,这样的判断基准更成为在全世界普遍适用的哲学。
【以上资料均属节选、详文请阅览印刷制品】